邮箱登录: CSSC邮箱 CSIC邮箱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新闻中心成员动态 → 正文
“梦想”正扬帆 奋楫谱新篇|电仪系统研发团队:敏感神经保障精细化运动
来源:中国船舶集团     日期:2025-04-09    字体:【大】【中】【小】

  海上站得稳、船舶“智”航行、作业信息化,作为我国独立自主研发设计的首艘大洋钻探船,“梦想”号好像有无数根敏感神经,牵动着每一个肢体开展精细化运动。这背后,是中船集团旗下七〇八所“梦想”号电仪系统研发团队,通过打造绿色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和信息化设计的新标杆,支撑了“梦想”号充分发挥船舶平台、钻采作业和船载实验效能,助力在深海和深地研究中产出重大科技成果。


  动力系统绿色化

  “梦想”号在全球首次同时将蓄能技术和闭环电网应用于DP-3级动力定位系统,不仅能为海上钻探作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,而且使全船综合能耗降低15%。

  在方案设计之初,研发团队便着力于电力系统的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研究,论证了多个电网组态及运行模式,对不同电站模式下的油耗进行模拟计算和对比,综合平衡了建造成本、安装空间等因素后,最终提出了三段母排、闭环运行的最优电站方案,在动力定位模式下可有效减少发电机在线数量,让柴油机运行更为高效。



 

  针对“梦想”号以钻采系统和动力定位为主的能耗分布特点,电站配置了三元锂电池蓄能系统,最大输出功率达4000KW,增强电网稳定性的同时充分利用电池削峰填谷、热备用和能量回馈利用等功能,显著提升了船舶运营的经济性。

  船舶操控自动化

  “梦想”号在常规自动化监控功能基础上,进行了更为广泛的自动化应用创新设计。通过对大洋钻探船作业功能进行全面分析,对系统和设备操作方式进行深入了解,研发设计了适合于大洋钻探船的顶驱软扭矩控制、泥浆系统自动控制、压载水系统一键压排载、安全系统自动切断等一系列自动化功能模块,大大减少了船员的工作强度,降低了人为操作失误风险。

  为了设计出逻辑符合操作习惯、功能符合船东需求的技术方案,在初步完成自动化系统设计后,研发团队与船东、船厂、厂商等各方技术代表进行了历时长达20余天的中控专项会议,最终确定了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,监控总点数则超过了15000个。

  家居办公智能化

  “梦想”号取得了中国船级社(CCS)智能机舱、智能能效管理和智能集成平台三个智能船舶符号,通过系统自动感知、分析预测和辅助决策等功能,让海上作业更加安全环保,船舶运维更加经济高效。

  在家居和办公方面,研发团队也进行了大量的智能化设计应用。工程指挥中心、会议室、娱乐室、餐厅、住舱等主要生活和公共场所,均采用先进的智能家居设计方案,形成了智能照明、智能家具、智能温控、智能语音于一体的综合智能家居系统;同时,通过集中控制与远程控制相结合的方式,实现了智能家居的统一调配管理。智能化设计应用让“梦想”号拥有了更加安全、便利、舒适和环保的公共环境,让船上工作人员在海上也能享受智慧操作、触手可及的品质科研生活。

  海上作业信息化

  “梦想”号还拥有全球先进、高效的船舶综合信息系统。研发团队进行了充分的系统设计论证,从实用性、创新性、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四个方面开展顶层设计,力求将“梦想”号打造成行业信息化设计标杆。



  研发团队整体统筹信息构架和应用功能板块,充分融合智能计算、数字孪生等前沿科技,搭建起以数字科技为核心的综合信息系统,支撑起了“梦想”号海量数据处理平台;针对大洋钻探船的钻采作业和船载实验功能信息化需求,专门研究设计了作业信息管理系统和实验信息管理系统,以实现作业和实验过程中的数字化、流程化、可视化和船岸一体化,大大提高了海上作业效率与管理能力;通过创新设计,打造了“船舶智慧大脑”,可实时汇聚分析2万余个监测点数据,实现作业智能监测、实验智能协同、健康智能保障、船岸智能融合和管理智能辅助决策。

  随着“梦想”号的成功入列,标志着该船创新性的绿色化、自动化、智能化和信息化高科技成果将由设计建造走向实践应用,接受每一次出海任务的考验。

| 记   者:赵 芸
| 责   编:邝展婷
| 校   对:周 芒
| 审   核:项 丽/甘丰录